最近看到許多網紅為了主動投資好?還是被動投資好而爭論不已。
身為一個兩種方式都嘗試過的網不紅,先說結論,我覺得這只是一個炒作的假議題,其實答案很簡單:
你的能力可以把哪件事做好,就選那個!
我在2000年一開始參與市場時,是以主動投資為主,摸索了10多年,才赫然發現自己的投資成績居然「不及格」(不如被動投資),白費了10多年的青春(和複利成本)。
適逢自己的孩子出生,人生進入新階段,帶給我許多自省,所以轉而跨入理財教育,推廣被動投資。
在我的課堂上,我們會運用模擬投資工具如美股的etoro(內建虛擬投資功能),或台股CMoney的「股市大富翁」等平台,讓學生練習投資。etoro會提供虛擬的10萬美金,而CMoney則是提供虛擬的200萬台幣做為投資本金。
圖:etoro模擬投資平台
圖:CMoney的「股市大富翁」
我們會把資金規劃成兩半,一半做被動投資,一半則是讓學生嘗試主動投資,用整學期的時間練習操作,並評估成果。
我也經常和家長分享,如果還沒有準備好用真金白銀投資,那麼可以先用這些平台和孩子一起練習,建立基本觀念,逐漸累積經驗和信心後,再實際進場也不遲。
(國中)學生甲回饋:「我的投資報酬率是53%,關鍵是我有買到一些好股票,但很可惜我沒有投特斯拉,還有好市多也太早賣了。我覺得我太保守了,100萬只用到20萬,比起其他同學賺得不多,所以我覺得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不會想主動投資,還是投一些指數ETF就好。而且我這個人非常不理性,很多時候聽到別人說會漲就想買買看,所以很容易受到小道消息影響,所以我還是覺得被動投資比較適合我。」
學生乙:「這次模擬投資其實蠻真實的,只差沒有遇到經濟大蕭條或是股市狂跌。我的報酬率是328%,我認為大家對醫療的需求和對AI的期望都很高,所以我主要投資在這兩家公司,也賺了很多的錢。但是主動投資容易嗎?我覺得其實一點都不容易!市場很大,我覺得要了解市場是很難的事,不過如果能有正確的觀念,不要用賭徒心態,我還是會想挑戰看看。同時,被動投資可以掌握穩定的績效,我會兩者都同時進行,再觀察看看自己未來比較適合哪一個。」
圖:SPIVA其實根據美國標普公司SPIVA統計,長期來說,有將近90%的主動投資者是「不及格」的,所以如果對金融交易沒有熱忱,被動投資其實是比較適合大多數人的選擇。
不過還是會有少數同學對主動投資躍躍欲試,這很正常,畢竟,沒有試過怎麼知道自己不會是下一個巴菲特?
所以我會先提醒同學們現實的結果,但也很鼓勵同學們去挑戰,畢竟年輕就是本錢,進可攻、退可守,就算失敗了,還是可以同步進行被動投資,不用像我一樣虛度10年才醒悟。
很感謝教育大神葉丙成老師的提拔,讓我有機會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,「認識世界、認識自己」這八字箴言我一直放在心上,希望自己的教學都能貫徹這個精神,讓同學們對自己的投資個性、外在的投資工具有更多認識。
順帶一提,大部分同學都知道鼎鼎大名的股神巴菲特,有學生說:「老師,我們可以投資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嗎?這就等於把資金交給巴菲特幫我們操盤就好啦!」
圖:波克夏(黑)股價 vs 標普500報酬指數(紅)2009年1月~2024年11月好聰明的想法,不過我的學生大都是在2008年(金融海嘯)之後出生的,有趣的是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波克夏的股價表現在2008年之後其實也是「不及格」的啊!
🤔看完本文之後請想一想:你覺得自己適合主動還是被動投資?為什麼?
👉任何有關理財教育的問題,都歡迎透過Line官方帳號洽詢
延伸閱讀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