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24的文章

老師你財務自由了嗎

「老師你很有錢嗎?」 「老師你財務自由了嗎?」 「你覺得什麼是財務自由呢?」我反問學生 「嗯...就是不用工作也有錢?」 我常在課堂上遇到一些充滿好奇心的學生,提出自己也似懂非懂的問題。 為了避免誤導,對於這樣的問題,我總是會思索再三,謹慎地開啟討論。 什麼是財務自由 最重要的是先釐清財務自由的定義,因為每個人的想法與答案可能都不同。 以我在課堂上操作的桌遊為例,「破關」的目標是要讓玩家的「投資收入(或資產收入)>支出」,簡單說就是當投資所得大於日常生活所需的花費水平時,就算是財務自由。 舉例來說,參考2022年統計,在台北市平均每人每月的消費支出大約是3萬多元,相當於每年36~40萬元左右。如果某人的每月支出金額剛好符合平均水平,而且透過投資,每年能夠獲得約40萬的收入,就符合「破關」的定義,這個概念簡單易懂,但相對也比較狹隘。 為什麼呢?因為我認為財務自由其實並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,而是一個動態的學習過程。 一般來說,隨著年齡的增長,與人生階段的不同,例如結婚生子,我們的支出也會跟著增加,若每人每月花費3萬元,一家4口可能就要12萬元,若全家的生計都只由一人負擔,這時「破關」的門檻就會提高許多。 就算我們的生活形態沒有大幅變動,但消費水平也會因為通膨的趨勢而長期走揚。現在一個百元便當,在20、30年後,可能要價200元,甚至300元都不意外。 另一方面,投資的收入也可能減少,例如在發生疫情或經濟不景氣時,股票的股利可能減少、股價也會下跌,或是房子租不出去,都是在真實世界裡會面臨的風險。(這時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反而令人安心) 所以嚴格來說,我認為財務自由其實是一個動態的學習過程,是一個為了擁有選擇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自由,在財務上不斷努力與認識自己的過程。 成功就是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 很多同學認為財務自由就是不用工作,但我的看法正好相反,我認為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才是真正的成功。 我常以特斯拉的老闆伊隆馬斯克為例,雖然已經擁有世界首富的身價,但據說他每天仍然工作超過12小時,努力投入潔淨能源、神經醫療、太空探險、AI機器人...等領域。 又例如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茲,不僅誓言捐出大部分財富回饋社會,更投身大部分時間在基金會的經營,為改善全球醫療衛生、能源創新、性別平等...等議題而努力。 還有,工作態度最可愛的或許就是股神巴菲特了!高齡80多歲時他曾回應記者訪問,說自己每

COSTCO半日遊

奈米股東帶著埃米小股東第一次視察門市營運,看大家搬東西好像不用錢一樣,生意好到爆炸!😱  明明營業時間寫10點,但每次抵達現場都看到人山人海,甚至有人已經採購完畢!?這次特別提早前往,果然人潮有「少一點」 😂  商品陳列令人目不暇給,兩個小股東為了選購年節零食好不忙碌。  長女說:「我要把壓歲錢都拿來買COST股票,這樣以後來買東西就等於是幫自己賺錢!🤣」  回頭看看股價的表現,真的是會讓人後悔沒有早點買進呢😅  你也是會員嗎?不如考慮也成為股東吧!😍 #生活投資 🤔看完本文之後請想一想: 日常生活中我有哪些常用或喜愛的產品/服務?這些公司有股票可以投資嗎? 問問豬力安老師 👉任何有關理財教育的問題,都歡迎透過 Line官方帳號 洽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