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鳳凰花開的時節,剛剛聊過了我在學生時期的故事之後,接著我想和大家聊聊「中學生應有的理財觀念」,這也是我要送給畢業同學們的千萬大禮! 關於理財,我認為有三個同學們應該知道的觀念,分別是: 1、預算分配 2、開源節流 3、利他共好 在開始之前,我想先釐清一下,雖然我們常說「投資理財」,但就字面上的意義來解釋,其實投資和理財是兩件不同的事情。 所謂的投資,一般是指投入資金到某一種工具裡,例如買股票、買基金、買房地產...,目的是希望增值,也就是用錢賺更多錢。 而理財則是管理錢財,包括的範圍更廣泛,例如如何工作賺錢、儲蓄、消費、捐款,還有投資,這些都是屬於理財的行為,所以嚴格來說,投資其實只是理財的一部分而已,這也是許多人經常混淆的地方。 預算分配 那麼讓我們回到第一個觀念:預算分配,這也是理財的核心。 什麼是預算分配?我有兩個就讀小學的孩子,每個月我會發給他們300元的零用錢,同時我也幫他們準備了三個夾鏈袋(也可以用存錢筒),分別貼上投資、消費、捐款的標籤,代表不同帳戶,每當他們領到零用錢時,就要按照約定的比例,把零用錢分配到不同的帳戶裡,專款專用,這就是預算分配的概念。 不僅如此,更重要的分配的順序和比例,我常聽很多大人說自己沒有(閒)錢投資,就是因為他們的順序是先消費,先付錢給別人,例如購買日常用品、支付帳單....,這些雖然重要,但卻也在不知不覺中佔據了大部分的預算,結果就是沒有額外的預算可以投資自己,這是他們的預算分配順序: 收入 - 消費 = 投資 + 捐款 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必須 先投資自己 ,而且比例至少是收入的50%,這個比例對同學們來說應該是相對容易的,因為現階段同學們大部分的生活花費應該主要都是由爸媽支付,所以投資自己的比例可以盡量高一點,我們的順序如下: 收入 - 投資 = 消費 + 捐款 補充說明一下,這裡所謂的投資,還包括廣義的投資,就是對自己能力的投資,例如學習某項才藝或技能。有時我的孩子會提出參加某些課程的想法,我會斟酌要求他們用自己的零用錢支付一部分學費,如果他們願意投資自己,代表有學習的決心,我才會幫他們支付剩下的部分。如果各位也願意這樣做,我相信大部分的爸媽也都會樂於支持。 如果同學們現在已經有零用錢,就可以參考我們的方式開始練習預算分配。如果還沒有零用錢也沒關係,當有一天可以管理自己的金錢時,就可以直接如法砲製。 開源節流 第二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