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貴人邀約,今天有幸聆聽到「鬼才會計師」林敏弘前輩的精彩演講!
林先生以其法律和會計專業,從一個背負債務的高職生,蛻變成在台灣、日本、加拿大都擁有房產的成功投資人。他的故事充滿啟發性與智慧!
👨👦 父親的教訓
林敏弘的父親說「台灣土地不會變多,但人會變多,以後土地會漲」,有土斯有財的觀念,從小就烙印在他心中。
「爸爸還說,利息的『利』字,是一把刀割稻禾,速度很快」。18歲時,父親過世,他接手了8萬元的高利債務(當年在台中可以買兩棟透天厝)。為了拯救家人,他果斷賣掉繼承的土地替全家還債,避免陷入無止盡的利滾利負債循環。
💼 投資理財心法
1. 買股票,為未來鋪路:
年輕人應該先買股票,因為價格比較低,而且容易賣掉換現金,賺到的錢可以幫助以後買房子。不碰內線交易,他擔任很多公司的董事與會計師,知道很多公司內部消息,但他絕不碰這些公司股票,不做違法的投資。
2. 買房子,長期看好:
世界各國正常物價會維持上漲,經濟才會成長,如果物價萎縮,經濟就會往下掉。因此,政府打壓房市都只是短暫的,長期來講,政府還是要讓房價維持高一點。
3. 危機入市,長期持有:
民國67年宣布中美斷交時,他向銀行借錢買房,那次他盤算若中共真的打過來,債務也不必還了。每次社會發生危機時,他就進場,之前金融海嘯,還跑到台中買房。另外,買股票他也會等大盤跌三成時才出手,只挑績優股投資。
4. 利他回饋,心存善念:
一台雙B名車動輒要2、300萬元,如果是為了出名,還不如捐一台救護車。救護車加上隔離衣、心臟電擊器等配備,一台也要200萬元,但捐車可以救人。他主張財富應該回饋社會,幫助需要的人,意義更加深遠 🚑
💡 談理財教育
1.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努力才能收穫:財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。想要什麼東西,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。他的4個女兒,即使父親身價上億,卻從來不依賴他的財富,買房、買車都靠自己。因為只有自己辛苦爭取來的,才會懂得珍惜,不會亂花錢。這樣的教育讓孩子將來接手財富時,更懂得守住財富。
2. 管理金錢從記帳開始:第一步是先讓她們學習幫忙記帳,從小,他就要求孩子們每天幫家裡記帳,知道每一筆錢花到哪裡去。這樣做不但讓孩子學會如何追蹤自己的花費,也讓他們了解資源是有限的,學會在固定的預算內做最有效率的選擇。
學會記帳後,接下來就要給孩子一筆錢自由運用。林敏弘解釋,理財就是以有限的資源,做最有效率的運用,讓小孩在固定預算範圍內自由決定想買什麼,不同的排列組合會有不同的結果,這樣可以訓練孩子思考,也讓她們懂得珍惜資源。他也會教孩子們比價,買東西時要比較不同地方的價格,同樣的東西可能有不同的價錢,這樣可以培養不花冤枉錢的好習慣。
3. 不占便宜,寧可人家欠我:林敏弘告訴孩子,千萬不要占別人的便宜。如果有人請你吃東西或送你東西,你應該找機會回請,這樣才能保持自己有骨氣。
4. 多陪伴比給錢更重要:父母給孩子最大的支持不是金錢,而是陪伴。當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,他會花時間一起解決問題,像陪著孩子學數學、考律師資格等。這種陪伴不僅加深了親子關係,也讓孩子們更加自信和獨立。
5. 投資自己比投資股票更重要:儘管林敏弘靠投資房地產與股票積累了億萬資產,但他認為最重要的投資是「投資自己」。他鼓勵孩子們不斷學習專業技能,因為專業才是一輩子的資產,也是累積財富的武器。因此,他要求小孩一定要先投資自己,學好一身本領,工作才是累積財富的基礎與來源。
🤔看完本文之後請想一想:
你認同林敏弘先生的觀念嗎?有哪些觀念和你相同?哪些不同?為什麼?
問問豬力安老師👉任何有關理財教育的問題,都歡迎透過Line官方帳號洽詢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