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暑假開始,我帶著兩個孩子(8、5歲)開始一場計畫為期10年的投資理財教育實驗。
我們用孩子的壓歲錢,每月定期定額投資指數ETF,期望在未來10年裡,陪伴孩子養成儲蓄投資的觀念與習慣,同時見證複利的變化與經濟的循環,讓孩子按部就班學習為自己的理財負責,為自己的退休規劃做好準備,我稱之為「給孩子的退休計畫」,又叫「金雞計畫」。
但孩子們,你們知道什麼是退休嗎?退休年齡是幾歲?距離你們目前的年齡還有多久? 想想看,如果沒上班,要怎麼有錢付生活費?
退休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情況,我認為退休規劃可以說是我們學習投資理財的終極目標。
一般來說要支付退休後的花費不外乎三種方式:靠政府、靠小孩、靠自己。
今天我準備了三張圖分享。
1980
第一張是1980年,40年前的台灣人口結構圖,左邊是男生、右邊是女生,由下而上的條紋代表不同年齡的人口數,單位是萬人。最下面綠色的代表14歲以下的小朋友,40年前我就是屬於這個階段。中間黃色部分代表15到64歲的人口,簡稱青壯年,也就是有工作能力的人。最上方藍色部分就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。這個結構看起來很像金字塔,又稱為人口金字塔。年輕人和青壯年人佔絕大多數,老年人很少。
我們以前政府的退休金制度是這樣,每個人工作時每個月會提撥一筆退休金給政府管理,政府也會補助一部分,等到退休的時候,政府再發給你。40年前的情況有很多人在工作繳錢,只有少數的老人領退休金,平均來說大約14.8青壯年人扶養1個老人,繳錢的人很多,領錢的人很少,所以當時政府的退休基金沒什麼問題。
2020
第二張是去年2020年的情形,目前我已經進入黃色青壯年的階段,而你們正在綠色的小朋友階段。如果是中學階段的哥哥姐姐,也是要進入黃色的青壯年人口,因為上了高中可能有些同學會選擇技職體系,就會有實習工作或打工的機會,所以在政府的統計裡,就已經是具備工作能力的人了。
2020年的這張圖,雖然青壯年人還是很多,但是藍色部分的老人也變多了,更重要的是,綠色的小朋友變少了。所以這個人口結構已經不是金字塔,而是一個菱形。青壯年人扶養老人的比例也從剛剛14.8變成4.4,也就是對青壯年人來說,以前10幾個人一起照顧一個老人,但現在平均只剩不到5個年輕人要一起照顧一個老人,領錢的人越來越多,政府退休基金的壓力就變大了。
2050
最後讓我們來看看30年後的未來,2050年的預估圖,已經變成倒三角形了,到那時我就進入藍色的老人區,台灣的老人會越來越多,而你們也進入了黃色青壯年的階段,到時候平均1.5個青壯年人扶養1個老人,領錢的人變的超多,繳錢的人越來越少。
看到這裡,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政府的退休基金會破產了。
所以目前台灣的退休金制度已經做過調整,以後如果你們去上班,你們的老闆會先幫你從薪水拿6%給政府管理,你自己可以再拿6%給政府管,這筆退休金就專屬於你,就不會有破產的問題,但缺點是提撥的資金有限,而且政府的績效不一定比較好。所以如果只依靠政府來準備退休金,其實幫助仍然是有限的。
如果想依靠小孩,根據圖裡的估計,以後的小孩會越來越少,養小孩的成本也越來越高,也不知道你們長大以後會不會想生小孩,所以不確定的程度很高。
我的爸媽每個月會給我的阿公孝親費,可是我的爸媽都有好幾個兄弟姊妹,所以大家一起分攤,相對壓力小一點。但是像我沒有兄弟姊妹,如果我一個人養爸媽,還要養小孩,壓力就會大很多,所以就要努力賺錢,不然就會很辛苦。
所以今天帶來一個壞消息,就是30年後的預估情境幾乎一定會發生!我們將面臨一個老年化的台灣,以後你們長大除了照顧自己,可能還要照顧爸媽,如果我們沒有做好退休規劃!如果你們有小孩,還要照顧小孩,一個人要養很多人,你們未來面臨的環境會比我們這一輩更有挑戰!
還好我的爸媽年輕時有長期投資,現在可以負擔自己的退休費用,還可以幫忙照顧你們。所以現在我和媽媽也努力在幫自己做好退休規劃,以後才不會變成你們的負擔。
不過我也要給大家一個好消息,就是你們現在有了這個觀念,就可以提早50年開始準備!所以不要以為我還是小朋友,退休跟我好像沒有關係,其實有很大的關係!
所以說到底,退休規劃還是要靠自己,趁年輕時努力工作累積儲蓄和投資,早日達到我們玩理財桌遊的「破關」目標,這才是最實際的方法。
常有人問我
有需要這麼早就開始和孩子討論退休嗎?
我們在第一集節目談過複利,投資複利有三個關鍵,第一個是本金、第二是報酬率,第三則是時間,對小朋友來說,時間就是最大的財富,越早開始,複利的威力越強大!
我在推廣的「金雞計畫」,是鼓勵大家每天從存66元投資開始,假設年複利報酬率有6.5%的話,投資20年可以累積100萬,如果投資65年就有2300萬,所以時間對複利的威力相當驚人,也是你們最大的本錢。
而且,還有一個重點是,沒有人規定一定要65歲才能退休,如果未來你的事業很成功,也做好理財投資提早達到遊戲的「破關」目標(讓投資收入大於支出),那麼恭喜你!當然也可以50歲,甚至40歲就提早退休。
不過那時會面臨另一個問題是,那麼早退休要做什麼?像Tesla的老闆馬斯克才50歲就是世界首富了,但他每天還是很認真工作,推廣電動車、太陽能、將人類送上太空,所以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其實是更重要的事,這樣才能做的長久。我認為這也是財務自由的真正意義,工作不只是為了賺錢,更是為了可以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情和生活方式,還有,對社會有更多的回饋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