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聽過4%法則嗎?
根據統計,在一個以美國證券資產為主的投資組合中,每年提領4%,有很高的機率可以在30年後仍然領不完,因此常被引用為退休規劃的安全提領比例。
舉例來說,假如在60歲累積到2000萬的投資組合,每年從中提領80萬(4%)支付生活開銷,有很高的機率可以領到90歲還領不完。
坊間也有人在執行與推廣這樣的概念,例如台灣的部落客Winnie。不過這是理想的狀態,實際上還有許多細節是需要深入討論的。
我覺得這篇4%法則沒告訴你的8件事實寫的不錯,尤其是第四點「退休時的資產縮水跟累積資產時的資產縮水感受是不同的」,和第五點「4%法則並不能預測未來」,值得大家參考。
聯合報退休力報導指出:「人口學家推估,二○○七年出生的人,半數都會活到百歲以上,人生若以百年計,六十歲正年輕,求學、工作、退休的三階段人生界線勢必被打破,面對退休後可能長達廿至卅年的時光,必須及早規畫與準備。」
如果人口學家是對的,那麼現在的國中生,未來將有一半的人壽命會超過百歲,如果仍以65歲定義退休年齡,他們的退休生活將長達35年以上,4%法則的實用度或許要更保守看待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鼓勵家長從孩子國小階段就可以開啟「退休規劃」的對話,不只是在財務面,也包括身心靈的層面。事實上,我認為「退休」已經是工業時代的名詞,在身心和財務健康的基礎上,「新世代的退休觀」追求的或許是「退而不休」的自我價值實現才是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