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8/8父親節,我上課累到連Podcast都延後更新。不過,最近股市火熱,我還是得來聊聊這個「月經級」問題:股市高點,還能繼續定期定額嗎? 直接突破盲點:選擇定期定額,就代表我們承認「自己抓不準高低點」。如果你能神準低買高賣,其實根本不需要懶人投資法。 而且定期定額也要挑對長期走勢向上的工具(例如市值型ETF),才是穩健養出金雞母的關鍵。 我用數據實際測試,美股S&P500、NASDAQ、台灣50等標的,「等低點再進場」雖然績效略好,但年化報酬率大約多賺0.5%~0.7%。這點差距,足以抵消你多年苦等空頭的時間成本嗎?而且你真的有本事都能掌握到低點嗎?這個迷思讓許多投資人反而錯過長期漲勢。 再談另一個迷思:台灣人超愛高股息ETF,而且昨天居然還有學生跟我說他的金雞母是高股息ETF,因為覺得比較抗跌。各位家長們,不要再用錯誤的觀念教導孩子了! 我查詢了2008年以來7次空頭市場,台灣50跌得比較多的有4次,0056高股息跌比較多的有3次,根本不算是真正的「抗跌」。 而且,投資高股息ETF拿到的股息就像金蛋,要是花掉沒有再投資,複利魔法就消失了。 ✅ 行動呼籲 如果想長期累積資產,尤其是年輕人,請把心力放在長期向上的市值型ETF,紀律投入,讓時間和複利幫你養出豐盛的金雞母。這才是我們【 金雞計畫 】的奧義! 不要怕股市創新高,那只是你投資旅程中必經的風景! 📺 詳請收看本集Youtube內容,別忘了按讚、訂閱、分享!就是給我們最好的鼓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