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像一下,豬小弟跟小金雞去遊樂園玩「跳跳床」。普通的跳跳床跳一下,就彈一公尺高;如果跑去「超級彈跳床」,一跳就會彈兩公尺高!前者就像一般的ETF指數基金,例如台灣50;後者就像是台灣50正2這種槓桿型ETF。 所以如果小金雞用力往上跳,真的可以比別人跳得更高(就像股市上漲的時候賺得更多 🚀)。但如果往下掉,跌的距離也會比較深(下跌的時候虧得更多 💥)。這個加強版的工具,就是一種「槓桿」。 😍使用槓桿的好處是 加倍賺錢:漲的時候可以放大漲幅,例如大盤漲1%,2倍槓桿ETF會漲2%。 操作方便:不用真的借錢,也不用做複雜的設定,直接買就有加倍效果。 😭缺點與風險 放大虧損:如果市場下跌1%,2倍槓桿ETF也會跌2%。 盤整耗損*:如果股市不上不下,長期也會放大耗損。 壓力較大:因為股價可能一天就大漲大跌,考驗投資人的心臟。 槓桿ETF就像「超級彈跳床」,想要短時間挑戰刺激可以試試看,但一定要有安全防護(風險控管)。如果只是想穩健存錢養「金雞母」,還是選擇普通跳跳床(一般市值型ETF)比較適合喔。 這就是在「 金雞計畫 」之外隱藏版的「金雞樂透」,好比養了一隻可以生出雙倍金蛋的槓桿金雞,不過這種槓桿金雞體質比較脆弱,只要稍有風吹草動,金雞就可能生病死亡,所以成功養大的機率極低,不過如果順利養成,成果也會加倍豐收。 *註:耗損 例子1:豬小弟用100元投資,股價先上漲10%再下跌10% 第一天:上漲 10% 👉 100 元 × 1.1 = 110 元 第二天:下跌 10% 👉 110 元 × 0.9 = 99 元 結果:雖然是「漲10%,跌10%」,看起來好像打平,但實際剩下99元,比原本少了1元,這就是耗損。 例子2:用100元投資並加上2倍槓桿 ,每次漲跌都放大2倍。 第一天:上漲 10%,變成漲 20% 👉 100 元 × 1.2 = 120 元 第二天:下跌 10%,變成跌 20% 👉 120 元 × 0.8 = 96 元 結果:最後只剩下 96 元,比原本少了 4 元。 ➡️ 使用槓桿的耗損比沒有槓桿的情況(99 元)更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