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豬力安和孩子談錢 Youtube 重新開張 - 歡迎訂閱、按讚、分享

最近的文章

讓孩子愛上理財!用零用錢教出高財商、高自律的孩子!

🐷 豬老師:「我決定每個月給你們300元當零用錢,讓你們開始練習理財」  👦 小弟:「耶!太棒了!那我要買寶可夢卡!」 👩 陽光媽媽:「別急!我會幫你們準備三個夾鏈袋,分別標示投資、消費、捐款,先做好預算分配才能用」  👧 大姊:「什麼分配?」  🐷 豬老師:「預算分配!這真是個好主意!而且要先投資,再消費!」 👩 陽光媽媽:「還有,別忘了要 記帳 喔」 常有家長問我:「要怎麼教孩子理財?孩子亂花錢怎麼辦?」 我的回答是:「不要怕孩子犯錯,零用錢就是學習理財最好的工具!」 以我們家為例,從孩子讀幼兒園開始,我就幫他們設計好零用錢制度,每個月300元(平均每天10元),而且要同時完成兩件重要的任務才能領到這筆錢,一是(上一篇談到的) 記帳 ,二是預算分配。 培養金錢責任感,從先投資自己開始 孩子的媽準備了三個超實用的「夾鏈袋」代替存錢筒,孩子每次領到零用錢,就要把其中一半(150元)存進「投資」帳戶,剩下的可以自己決定是要消費還是幫助別人。 其實這就是許多理財書籍推崇的「存錢筒理財法」,不只對小孩有效,對大人一樣適用。例如每個月收入3萬元,先預留5,000元投資自己(包括學習進修、儲蓄累積、購買資產),剩下25,000元再分配作為日常生活支出或慈善捐款,這就是「專款專用」的概念,確保每一分錢都有明確的用途。 這樣做有兩大好處: 先投資自己:優先預備未來的收入來源,也是一種「開源」的策略 控制消費預算:避免成為「月光族」,有效「節流」,還能降低「財務自由」的門檻 多數人在金錢管理上常犯的錯誤是,拿到錢之後便優先支付帳單、購買物品,將收入拱手送給他人致富,卻忽略了「先投資自己」。如果沒有為自己未來的財富預作準備,那麼要如何能實現財務自由呢?所以,我們希望從小就幫孩子建立「先投資自己」的好習慣! 不只學理財,更鍛鍊前額葉 其實,學習預算分配不只是幫助金錢管理技能的培養,更是促進大腦發展的絕佳工具 1、提升規劃力與抑制衝動 前額葉(Prefrontal Cortex)是大腦負責高級認知功能的核心區域,包括決策、計畫、解決問題和衝動控制等。預算分配需要孩子思考哪些錢該存?哪些可以花?這種「延遲滿足」與「目標規劃」的行為,正是前額葉的主要功能,所以透過預算分配的練習,能夠有效刺激前額葉的發展,幫助孩子養成「先苦後樂」的價值觀,並強化抑制衝動...

理財成功的關鍵第一步 - 記帳

👦 小弟:姊,你的寶可夢卡可不可以送我?  👧 大姊:啊?!不行,不過我可以賣給你  👦 小弟:那你要賣多少?  👧 大姊:嗯...800好了!  👦 小弟:(翻找自己的消費存錢袋)可是我只有400耶!  👧 大姊:(勉為其難樣)好吧!那就400!  🐷 豬老師:誒,姊姊的成本才30元耶,你們確定要用這個金額成交?考慮清楚不能後悔喔!  👦 小弟:好!  🐷 豬老師:那把錢收好之後請先洗手,然後記帳!  👧 大姊:(雀躍)耶!!發大財!!  這個故事,相信參加過我的親子理財課的家長和孩子們都不陌生。不久之後,小弟發現自己的錢怎麼不見了?還好有記帳本,才讓他回想起原來自己花了「冤枉錢」。 或許在父母眼中,這明顯是一筆不划算的「浪費」,但從長遠來看,這次讓孩子親身體驗錯誤的機會,反而能讓他牢牢記住聰明消費與記帳的重要性,這絕對是一筆值得的「學費」。 記帳不只理財,更是大腦的健身房 記帳或許不會讓我們立刻變得富有,但它卻是開啟理財智慧大門的第一把鑰匙。透過記帳,我們能清楚掌握「錢從哪裡來」、「錢到哪裡去」以及「為什麼存不了錢」。這是一個蒐集資料、掌握數據的過程,也是理財成功的關鍵第一步。 更重要的是,記帳的過程對孩子的大腦發展有著意想不到的助益。當孩子一筆一筆地記錄支出與收入,他們需要:  專注力與觀察力:仔細核對每一筆金額,培養專注細節的能力,也能幫助他們回顧和記憶消費行為。  邏輯思考與分類:將消費項目進行分類(如食衣住行),訓練歸納與分析能力。 問題解決能力:當發現支出超出預算時,孩子會開始思考如何調整,培養解決問題的思維。  延遲滿足感:透過記帳追蹤儲蓄進度,幫助孩子理解為了實現目標需要等待和努力,這對培養耐心和自律至關重要。  培養責任感:孩子親身參與金錢的管理,會更了解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,進而培養對金錢的責任感。  從小培養孩子記帳的習慣,不只是在教他們如何管錢,更是在為他們的大腦打造一個全面的訓練場,讓他們的認知能力、情緒管理和未來規劃能力都獲得提升。 循序漸進,讓記帳成為好習慣 孩子還小的時候,可以從最簡單的紙本記帳本開始,讓他們親手寫下每一筆花費。等到他們慢慢長大,也可以鼓勵他們練習改用試...

川普也推金雞計畫!?

  🐷 豬老師:「你們知道嗎!新聞報導,川普提出了一個新生兒投資計畫,和我們苦心推動的 金雞計畫 不謀而合啊!」 川普的嬰兒投資帳戶(Trump Accounts) 雖然川普上任以來提出了許多充滿爭議性的政策,不過對於這個「川普帳戶」計畫,我個人舉雙手雙腳贊成,因為這完全符合我們 金雞計畫 的精神:累積複利,從小開始! 這個帳戶的設計是針對2025~2028年出生的美國嬰兒,寶寶一出生,政府就會幫他們開戶並投資1,000元美金,主要購買美國指數基金,而且家長每年還可以額外投資最多5,000美金。等孩子長大後(18 歲、30 歲) 才能拿來用在教育、創業、買房…等目的,以確保這筆資金真的是投資未來。 美國非營利智庫米爾肯研究所(Milken Institute)甚至預估,這1,000元若持續投資60年,未來可能會成長到57萬元! 雖然這個政策引發了正反面不同的討論意見,不過我個人還是相當支持! 複利的魔法 讓我們來驗證看看,複利的威力是不是真的這麼神奇! 如果我們在孩子0歲時「只」投資1,000元,參考美國股市的歷史年化報酬率大約10%,等到孩子65歲時,會發生什麼事呢? 1,000 × (1.1)^65 ≈ 約49萬元 如果用1:30的匯率計算,竟然相當於1,470萬以上! 也就是說, 只要在孩子出生時,投資台幣3萬元種下第一顆金蛋,日後不需要再投入任何資金,參考歷史經驗,等孩子65歲退休時,就很有機會養成一隻價值上千萬的金雞母 !! ✨ 這就是複利魔法!不是靠運氣,而是靠及早開始行動+持續累積,就能產生驚人的成果! 選擇未來的自由 這就是我們推廣 金雞計畫 、理財教育、理財營隊一直努力在做的事! 我們不只是教孩子怎麼存錢,更希望透過有趣的遊戲,讓他們親身體驗金錢的「奇幻旅程」:  ✔ 探索工作興趣,賺第一桶金:讓孩子知道錢從哪裡來。 ✔ 聰明消費不亂買:學會分辨「想要」和「需要」。  ✔ 養「金雞母」下金蛋:讓錢幫你賺錢,增加被動收入的保障。  ✔ 分辨風險、戰勝通膨怪獸:學會保護自己的財富,不被時間和物價吃掉。  我們想給孩子的不是冰冷的理財知識,而是「選擇未來的自由」!💪  當孩子有了正確的財商,就能在人生道路上擁有更多自主權,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! 👍爸媽可以這樣做 1、和...

給畢業生的禮物:我希望你們經歷磨難

👩 陽光媽媽:「ㄟ!你覺得會有人喜歡磨難、喜歡吃苦嗎?」 🐷 豬老師:「哈哈!這句話不是我說的啦!我知道大家都希望一帆風順,誰不想成功呢?可是以我自己的經驗,成長最多的時候,反而是那些遇到挫折、失敗的時候。」 💪韌性是通往成功的關鍵 輝達(NVIDIA)創辦人黃仁勳曾在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講中說:「...韌性是通往成功最關鍵的能力,我不知道該怎麼教會你們韌性...我只能說,我希望你們經歷足夠的痛苦與磨難。」 因為人生不可能永遠順風,挫折是一定會來的。但失敗其實不可怕!如果我們換個角度,把它當成一種「祝福」,就像卡通裡的戰士一樣,越挫越勇、越有韌性、越不怕失敗,就能越接近成功! 🌱 成長型思維:我只是「還沒成功」 心理學家卡蘿德威克(Carol Dweck)提出成長型思維(Growth Mindset),她認為我們應該給予孩子適度的挑戰,並在面對挫折時提供支持和引導,鼓勵孩子將挑戰視為機會,從錯誤中學習,並讚揚他們努力的過程。 「我沒有失敗,我只是還沒成功」,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保持學習動力,更快準備好面對下一次挑戰。 🧠腦神經科學:鍛鍊「逆境肌肉」 神經可塑性(neuroplasticity)研究顯示,當我們面對壓力與挑戰時,大腦會建立新的神經連結,強化應變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這就像是鍛鍊「逆境肌肉」,越是挑戰,大腦就越強壯,處理情緒與壓力的能力也會提升。 所以,每一次的痛苦與磨難,都是在為未來的成功打下更堅實的基礎。 👍爸媽可以這樣做 ✅ 給孩子面對挑戰的機會:當孩子遇到困難時,不要急著介入,而是陪伴他們思考、嘗試、修正。  ✅ 讚美努力過程:肯定孩子在過程中的付出和堅持,即使結果不如預期,也要讓他們知道努力的價值。  ✅ 營造安全的環境:人都會犯錯,讓孩子知道在家裡犯錯沒關係,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,鼓勵他們從錯誤中站起來。 「成功,來自那些在痛苦中成長、在逆境中堅韌的靈魂。」 你準備好迎接挑戰,成為那個越挫越勇的戰士了嗎? 祝福你們擁抱磨難,用韌性和勇氣,走出屬於自己的非凡旅程!🎓 📢 孩子的金錢問題讓你不知如何回答嗎?歡迎讓豬老師來解答!  #親子理財 #腦科學正向教養 #韌性 #成長型思維 #學校沒教但孩子一定要學的9堂理財課  😍如果你喜歡這個內容,歡迎分享,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,謝謝! 孩子剛結束大考,正...

快樂的神奇公式 - 知足常樂

🐷 豬老師:「你們知道嗎?哈佛教授的這本書上說,快樂也有公式耶!」 👧 大姊:「真的嗎?是什麼?」 👦 小弟:「要是我有一百萬,我每天都會超快樂!」 🐷 豬老師:「哈哈!那可不一定喔!這個公式是【滿足感=擁有的 ÷ 想要的】,按照公式,如果我們想要的越多,就可能越不滿足、越不快樂喔!」 滿足感=擁有的 ÷ 想要的 哈佛教授布魯克斯說,想要越少,越容易快樂;想要太多,再多都不夠用。這就像吃蛋糕,第一口超開心,到第十口就覺得膩了。快樂不是一直加東西進來,而是學會享受已經擁有的。 為什麼知足會常樂 1、比較讓大腦有壓力 如果我們經常和別人比較,覺得「我不夠好」或「別人比我強」,就會刺激大腦的情緒中心【杏仁核】,釋放一種叫【皮質醇】的壓力荷爾蒙,讓我們感覺嫉妒、焦慮和不安。而知足可以減少比較,避免刺激杏仁核,讓大腦保持平靜。 2、快樂不是越多越好 當我們吃到美食、買到新玩具、收到IG上的讚...時,大腦會分泌【多巴胺】,產生興奮和快樂的感覺。不過這種快樂是短暫的,如果我們一直想要更多,久而久之只能藉由更大的刺激才能感到快樂,反而容易陷入焦慮和空虛的惡性循環。知足讓我們不用一直追新東西,也能讓快樂的化學物質穩定工作。 3、感恩讓快樂更持久 當我們心存感恩,對現狀感到滿足時,大腦會釋放一種被稱為「幸福荷爾蒙」的【血清素】,帶來一種持久的平靜、滿足和幸福感。 💕所以,知足真的能讓我們更快樂喔! 👍爸媽可以這樣做  ✅ 1、一起寫感恩筆記:每天或每周和孩子一起寫下三件感恩的事情,例如吃到好吃的點心、和好朋友一起玩、完成了一項作業或挑戰等。讓孩子練習欣賞「已擁有的」,訓練大腦穩定分泌快樂化學元素。 ✅ 2、避免過度比較:過度比較是快樂的殺手,當孩子習慣跟別人比,就很容易產生壓力。引導孩子專注於自己的努力與優點,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與內在價值感。  ✅ 3. 重視經驗而非物質:鼓勵孩子多參與家庭活動、戶外探索或志工服務,例如用公園野餐、一起做家事、社區服務代替物質獎勵,這些經驗帶來的成就感和歸屬感會更深層、更持久。 你最近有什麼開心的事嗎?跟豬老師說說看吧! 📢 孩子的金錢問題讓你不知如何回答嗎?歡迎讓豬老師來解答!  #親子理財 #腦科學正向教養 #知足常樂 #學校沒教但孩子一定要學的9堂理財課  😍如果你喜歡這個內容,歡迎分享,讓我...

金雞計畫:和孩子一起養成億萬金雞 - 建立孩子的理財素養

最無痛的投資法:只要每天66元,和孩子一起養成億萬金雞 您好:我是Julian,豬力安老師 您知道嗎,只要每天66元,從小開始引導孩子儲蓄投資,等孩子65歲退休時,就有機會養成一隻「億萬金雞母」,備妥財務安全網! 我是專職投資人,當了爸爸之後,一直天真地以為孩子也會「子承父業」對金融交易感興趣。直到2014年經歷了一場中年危機,我才發覺自己的天真,所以開始關注理財教育,思考「小朋友也能學會」的投資理財法。 我從2019年暑假開始,帶著孩子啟動一個為期10年的長期投資實驗,我稱之為「金雞計畫」。 作為公益推廣,我想邀請更多家庭加入這個計畫,帶領您的孩子用壓歲錢(零用錢)養成「金雞母」,和孩子一起追蹤記錄,就算是一個趣味實驗吧😊 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一起加入,就從現在開始💪 需要費用嗎 這個計畫是公益推廣,不收取任何費用 進一步學習歡迎【訂閱YouTube|看卡通學理財】 👉 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RichEDU168 歡迎支持我的書【 學校沒教但孩子一定要學的9堂理財課 】,書中有更詳細的說明 為什麼要推廣「金雞計畫」 身為家長,您是否和我一樣,有著「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」的期許和焦慮?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,受的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,一切分數至上,考好成績才有機會上好學校、上好學校才有機會找好工作、找好工作才有機會獲得好收入、才有好生活...似乎只有取得好成績,人生才有希望。 這是一段痛苦的回憶,除了分數,我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學?大學聯考放榜選填志願時,我不知道各個科系要學什麼?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標在哪?所以我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。 我期望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好好探索、認識自己,找出自己的興趣、熱忱與人生方向。行行出狀元,我相信他們有一天也會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發光發熱!同時,金雞計畫就是一份提供孩子財務安全保障的計畫! 我看到許多家長投資大量時間、金錢幫孩子安排補習、送進名校,無非是希望孩子更有「競爭力」,這真的能夠保障每個孩子的未來嗎? 金雞計畫參考歷史經驗,只要平均每天66元(每月2000元),及早開始,持之以恆,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在退休時養成一隻價值千萬、甚至億萬的「金雞母」,備妥財務安全網! 很可惜,我沒有看到學校課綱或補習班教案有這樣的長期規劃!相較於私校學費、補習費,金雞計畫的C/P值簡直高到爆炸! 媒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