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五倍券? 就是政府發放的5000元消費卷,讓大家用來消費買東西。其實不只今年,在去(2020)年政府已經發放過三倍卷(相關閱讀 振興三倍卷 ),而在更早的2008年,也發放過3600元的振興卷。 為什麼要發五倍券? 因為今年5月因為疫情警戒時,很多商店都無法正常營業,為了幫助受到疫情影響的人,所以政府發五倍卷鼓勵大家消費。 哪些行業受傷慘重? 餐飲業、旅遊業,例如餐廳無法內用、大家不敢外出旅遊...,都是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行業。 哪些行業反而受益? 線上購物、電商網站、線上活動,因為大家防疫在家不敢出門,反而大量透過網路消費購物,使得線上購物業績火熱,甚至於出現塞單等待的情況。 如果大家都不消費會怎麼樣? 假設你是一個餐廳老闆,客人不上門消費,你就沒有收入,就發不出薪水,就可能關門倒店。 所以當我們消費的時候,其實就是在創造別人的收入。雖然不要浪費錢亂買東西是好事,但是如果像是疫情這種全面的影響,有太多人一下子失去收入,他們就會不敢亂花錢而慢慢減少消費,這就間接導致其他人收入也變少,甚至更多人失業、更多人減少消費、更多人收入變少...變成一個惡性循環,結果就是所謂的「經濟衰退」。 另外,這些失業的人可能無法很快找到工作,他們的家人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,也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。為了避免疫情讓這樣的惡性循環擴大,所以政府發放五倍卷,鼓勵大家消費,其實也是在創造社會整體的收入。 為什麼政府不直接發錢? 如果直接發錢有可能被存起來,沒有被拿去消費,就失去了創造他人收入的功能。由這次的經驗觀察,其實「錢」對於整個社會的功能,就好比人的血液在身體裡到處流動輸送養分,當「錢」的流動速度因為疫情或某種原因而變慢甚至停止了,就好像血液停止流動,那人就危險了。這時就需要仰賴政府的介入,透過財政政策來振興,讓經濟得以重新啟動。 如果領到的是錢會怎麼規劃? 通常可以分為儲蓄(投資)、消費、捐款三大部分,還記得我們常玩的理財桌遊嗎,遊戲中設定的收入是1000元,消費支出是700~800元,剩下不到300元的儲蓄可以投資或捐款。 其實這是經過設計的,因為根據政府統計,台灣家庭的平均消費支出大約就是收入的70~80%,儲蓄大約不到30%,可見大人的消費支出會比較高,因為小朋友的費用都是由大人支付的,除了要感謝爸媽之外,同學們也可以趁早幫自己多存一點錢。 而且在遊戲中我們是先消費,可是在現實生...